更新时间:2024-12-26 20:27:08点击: 作者:李俊明
法治山西讯(李俊明 韩新华)山西省泽州县位于河南省与山西东南端边界处,太行山最南麓,四周几乎为群山所环绕。近年来,峰峦险秀的南太行山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徒步爱好者前来探索,与此同时,山区迷路、受伤等遇险报警也在不断攀升。
为破解大山深处定位难、搜救难、及时救治难等系列问题,不断提升山区整体救援水平和能力,泽州公安强化党建引领,深挖“情指行”新质战斗力,运用“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积极探索实施区域协同救援机制,建立了以110公安指挥中心为牵引,派出所、消防、医疗整体联动,多警种、多部门、多力量协同作战的“1+3+N”应急联动救援快速反应机制。2024年截至目前,泽州公安接山区救援警情20起,成功救援20起。
“快”为要
快速响应与高效执行提升救援效能
“警察同志,有人从道宝河旁边山崖摔下来了,你们快来救救她……”
5月4日10时许,泽州公安接山河镇义警报警,称在山河镇网红打卡点附近,一游客登山不慎跌落受伤急需救援!
指挥中心迅速启动山区救援应急处置工作预案,指派山河派出所联合消防、应急、医疗等部门赶赴现场救援。多方救援力量到达现场后迅速编组,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利用无人机、定位仪等搜索装备绘制实景地图确定游客位置,使用绳索救援装备、救援担架等随行装备将坠崖游客运送下山并紧急送医。经过两小时的紧急救援,成功解救被困游客,现场营救工作圆满完成。
10月19日19时许,指挥中心接到报警称:7名大学生“天命人”由河南济源出发徒步到晋城玉皇庙“打卡”,因未做足攻略,在行至泽州县山河镇时迷路。
接警后,民警毋文浩一边与被困学生代表保持联系,缓解安抚大家的紧张情绪,一边带队联系辖区各个村委开展搜寻。由于学生们被困位置处于荒山,地形过于复杂,且位置信息十分模糊,救援警力在学生发送位置附近多次搜索均无果。加之近日温度骤降,深夜山区温度直逼0度,为避免被困学生出现失温等危险情况,搜寻的速度不断加快。最终,在当地村民的帮助下,经过长达两小时的搜寻工作,成功找到了迷路的7名大学生。
“山区救援警情一旦发生,受限于恶劣气候和特殊地形,救援行动必须迅速展开。要想跑赢时间,就得协调政府多部门、社会团体等多方力量,实现救援工作迅速、有序、有力地进行处置,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指挥中心主任义峰说道。
通过指挥中心统一指挥调度,根据区域范围、山区地形、现场需求、受伤程度等不同警情的实际,研判救援的复杂程度,合理调配专业力量,精细化救援流程,确保在处警时能够迅速调动所需的人力、物力和技术装备。
“联”为基
部门联动与区域联合共筑救援合力
“喂,110吗?我看到老龙背山的悬崖上有灯在闪,好像有人在求救,你们赶紧过来看看啊!”8月4日下午,大箕镇的陨镇义警向泽州县公安局指挥中心报警。
接警后,指挥中心迅速启动邻警协作机制,大箕派出所、金村中心派出所一同前往搜救,同时联系消防部门与社会救援队开展救援。经过7个多小时的艰难攀爬,救援人员终于在一处茂密的竹林中发现被困人员,将其救助下山。
泽州南部山区6个乡镇地理相邻,如何将地域警力和应急、消防、医疗等多方救援力量横向纵向统一形成一盘棋,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泽州县公安局积极探索建立“1+3+N”一体化联动救援长效模式。即健全完善《泽州县公安局山区救援预案》,联合应急、消防、120急救中心等专业救援力量,联合山区周边村庄等救援力量,聘请山区采药、野外作业人员为民间向导,建立联合救援人员资源库,构建起一支“复合型”山区救援队伍,共同撑起泽州山区救援“守山团”。
7月22日11时许,巴公镇某村村民姚某报警称其儿子在7月21日离家出走,自行寻找一天无果。了解情况后,民警一方面积极询问张某的社会关系,一方面调取村里的监控进行查看。巴公分局立即增派警力加入查看监控的队伍,并扩大了视频监控的查看范围,连夜对张某的行动轨迹进行研判。由于山上监控缺失,民警立即号召周边群众及晋城市蓝盾救援队100余人,在周边5公里范围内开展了地毯式搜寻。23日18时许,民警终于在一沟谷内的玉米地里发现了张某,并将其送至医院治疗。
建立健全快速发现、及时救援、有效救治、妥善救助的“四位一体”联动工作机制,发动群众伸出援手,变“独奏曲”为“大合唱”,打开联动救助大格局,通过信息共享、联勤处置,确保救援力量一路畅通,以最快速度回应大山群众诉求、解决实际问题。
“防”为先
风险预警与隐患排查共筑安全防线
“注意脚下安全。”
“不要拥挤、有序登山。”
“不要浏览景区未开发的区域。”
节假日珏山景区游客增多、人流量大,民警联合文旅局工作人员采取在险要位置定点执勤和在景区内流动执勤相结合的方式守护游客安全,让来自海内外、五湖四海的游客在安心游玩的同时感受到来自“警察蓝”的温暖。
“刚刚来到珏山脚下,就听到了景区警务站民警的温馨提醒,沿途可以看到安全提示牌,我们游玩感到很放心。”在国家4A级景区珏山景区门口,准备登山游玩的外籍游客郭女士感叹道。
今年以来,山区游客遇险等警情呈增多态势,要想减少险情发生,需要从源头加以防范。为此,泽州县公安局联动文旅局、市场监管、消防等多家单位共同在山区开展路面巡逻、隐患排查、安全防范宣传等工作,严格执行景区、非景区景点管理要求,在进山口显著位置设立提示牌,详细说明山区地形、标注山区风险点,提醒进入山区的注意事项、紧急救援电话等。同时,向进山旅客发放宣传页,提醒游客带足食物补给,不走偏僻小路,遇到迷路、突发疾病等情况及时报警。在临崖路段增设监控设施,强化路面巡逻+视频监控巡查,启用无人机巡逻,通过多形式巡逻和提示,从源头上降低山区遇险类警情,提升整体的安全防范水平。
“大家在做心脏按压的时候一定要跟自动体外除颤器的节奏保持一致。”
为了进一步增强民辅警安全救援意识,提高全体民辅警在应急处置中的专业救援能力,更加有力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泽州县公安局积极与县人民医院、体检中心等专业机构对接,以“送教下乡”的形式先后赴基层15家单位,对民辅警、辖区义警、治保员等人员进行心肺复苏急救和创伤急救为重点的应急救援培训。
为做好前期警情准备工作,泽州县公安局还为各派出所购置了卫星定位电话、无人机等技术装备,确保一旦出现警情,指挥中心与各派出所之间、各派出所与相关部门之间实时共享救援信息,科学研判,准确、快速到达现场展开高效救援。
编辑:风儿
审核:雅恒